小
中
大
劳累或者运动后的你,是否有以下症状?
足底疼痛、肿胀、僵硬
早起或长时间站立时疼痛明显
稍微活动后疼痛减轻
按压时疼痛加剧
如果有
就要小心“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什么?
足底筋膜炎,又称跖腱膜炎,是足底筋膜(跖腱膜)内侧跟骨结节连接处的无菌性炎症。
“足底筋膜炎”是如何发生的?
由于长时间跑步或走路等运动,使足底筋膜或肌肉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的状态,对足底跖筋膜及其止点造成反复牵拉损伤,在足底跖筋膜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疼痛。
哪些人群易高发?
长期持续站立(销售、营业员)、长期过度负重(建筑工人、过度肥胖者)、跳高、跳远运动员、舞蹈演员、扁平足等均属于高发人群。
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状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运动后足底疼痛,晨起下地行走时最明显,活动片刻后稍缓解。疼痛多位于跟骨内侧结节处,按压时疼痛加剧。
(如同在刀上行走)
可借助影像学检查情况
1.X线、CT检查:可以了解足跟部钙化灶形成或骨刺形成情况。
2.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可以清晰显示足底筋膜的厚度及病理变化。
3. 超声检查:可观察足底筋膜的厚度以及周围的渗出、炎症水肿等情况。
足底筋膜炎治疗方法
1.急性期:当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止剧烈活动并及时休息,可卧床将下肢垫高,于疼痛处冰敷15~20分钟。每隔1小时一次。
2.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皮质类固醇注射均对疼痛有缓解作用。
3.物理因子治疗:中频电疗法、红外偏振光、超声波、蜡疗、微波等。
4.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神经敏感性降低,引起细胞周围自由基的改变而释放抑制疼痛的物质,减轻疼痛。
5.中医治疗:针灸、按摩、中药熏洗可以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
6.肌内效贴布:是一种透气的高弹性纤维贴布,具有消肿、止痛、增加本体感觉等作用。
7. 矫形鞋垫:可有效缓解足底疼痛,达到改善患者足底功能的效果。
8.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无需考虑手术治疗,只有在尝试各种保守治疗一年以上无改善且影响生活质量以及疼痛症状十分严重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正确的运动治疗不可忽视
运动治疗可以放松足底及周围筋膜,加强足底筋膜的力量和耐受性,对足底筋膜炎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踩球训练(放松足底筋膜)
单腿站立,患足踩在筋膜球上,体重置于支撑腿,让球在足底滚动。
2. 抓毛巾训练(增强足底肌肉扒地能力,维持足弓,减少筋膜负荷、激活足底屈肌)
张开患足脚趾,脚趾压住毛巾,再用力抓起毛巾。
3. 足底筋膜牵伸(提高柔韧性、减少酸痛)
让患足脚踝背屈,一手抓住脚趾,向小腿方向牵拉。
4. 踝关节抗阻背伸训练(增强小腿前侧肌群力量,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将弹力带固定于患足足背,抵抗阻力缓慢勾脚。
5. 提踵训练(增强小腿后侧肌群力量,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双脚跟缓慢抬起,脚尖站立持续5-10秒,双脚再缓慢落下。
足底筋膜炎的预防
1.用科学的方法适当减重,减轻足底筋膜承受的重量。
2.避免久站、过度跑步、长时间跳舞或跳跃等运动。
3.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要软要厚,足弓部位有足够的支撑和缓冲,女士尽量少穿高跟鞋。
科普作者
张婷婷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
治疗师
2014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现西南医科大学),从事康复医学诊疗工作10年。擅长颈腰椎、骨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治,以及骨折术后功能障碍、脑卒中及颅脑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后遗症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
上一条 2024-11-18
如何使用“品管圈”?一文了解↓↓↓下一条 2024-11-18
手酸、手麻、手腕疼?你可能患上了“鼠标手”